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能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那么才覺得可以“成家立業”。但是以現如今的房價趨勢來看,想全額付款購買房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太現實的,都是先湊齊首付,然后打著還一輩子房貸的心態,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
雖說咱普通人要想在短時間內且又不想貸款的情況下擁有一套房子,似乎是不太可能。但是,有一種途徑則可以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有房,那就是拆遷(當然還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自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人因拆遷“一夜暴富”,不僅有了房子,還紛紛買起了車,建起了小別墅....
不過近日網上又出現了“2021年拆遷戶將全面消失”之類的內容,那么2021年真的不拆遷了嗎?拆遷戶真的要全部消失了嗎?
明確的說拆遷戶將全面消失的說法是比較的夸張,但是從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中來看,拆遷戶減少倒是不爭的事實。根據十三五規劃會議,到2020年,中國將基本完成現有的城市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而年去年9月,拆遷部相關人員就公開聲明,表示今后不會再有"重大拆建"。據此,"拆遷暴發戶"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逐漸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則是“老舊小區改造”。
2020年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中強調,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意見》中還明確了改造的范圍。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各地要結合實際,合理界定本地區改造對象范圍,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
此外,今年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中也縮小征地范圍,主要以老舊小區改造為主。
既然都說到了舊改,那么舊改主要改什么呢?
《意見》中確定了改造內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可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類。
1. 基礎類。改造提升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包括改造提升小區內部及與小區聯系的供水、排水、供電、弱電、道路、供氣、供熱、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類、移動通信等基礎設施。
2. 完善類。改造建設環境及配套設施包括拆除違法建設,整治小區及周邊綠化、照明等環境,改造或建設小區等。
3. 提升類。改造或建設小區及周邊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便民市場、便利店、停車場等。
拆遷是要給予被征收人合理、公平的補償后,方可進入拆遷環節,但是改造并非拆遷,那么改造的錢要由誰出呢?
《意見》中強調,改造的資金由政府、居民、社會力量共同承擔。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給予資金補助,按照“保基本”的原則,重點支持基礎類改造內容。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支持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鼓勵原產權單位對已移交地方的原職工住宅小區改造給予資金等支持。
當然了,雖然在今后,老舊小區改造是重中之重,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拆遷,諸如今年網絡上出現的“新基建”等重大項目。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等13個省市區已經相繼發布了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因此,征地拆遷仍然會長期的開展下去,并不會在短期內完全消失。
最后,凱諾律師要提醒大家,無論是“新基建”項目還是其它重大的拆遷項目,都涉及到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被征收人在此過程中要著重從補償方案、征收程序等其他方面關注自己的權益是否被侵害。
若在征收中,征收方存在違法逼簽行為或是以各種名義強拆自己房屋、征收程序不合法等違法情形,一定要及時的報警、取證并咨詢專業律師,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本文由入駐華律自媒體作者撰寫發表,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臺立場。凡注明原創的文章,版權歸作者和平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咨詢時請說明來自于華律網
掃描二維碼添加作者微信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朋友圈